English

痞子蔡 喜剧时代的离别歌

2000-10-19 来源: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孙展 我有话说

痞子蔡来京签名售书在网上已迅速被更新。而痞子蔡此举告诉读者网络先锋的痞子蔡已进入传统的商业运作。

喜剧时代的离别歌

高中生陈雪有本薄薄的《第一次亲密接触》,她认为这是个90年代的《泰坦尼克》故事,当然痞子蔡也回避不了这个类似。只是陈雪说“故事充满了时代感,和一般给青少年读的爱情小说不同,没有落入‘才子佳人’的套里,很特别。”

再读痞子蔡,发现他的故事大多以离别做结尾。死别是《第一次亲密接触》为代表,而生离则花样颇多,毕业、迁居、回国都能使男女主人若有若无的爱慕无果而终。读者马林说他虽已近而立之年,但初读痞子蔡还是触动了他的心扉,他“喜欢作品中哀而不伤的情调,在离别后有乐观的色彩。”文学批评研究者尚乐平说“痞子蔡的文风和台湾抒情文学一脉相承,只是他的作品能清晰表现出新时代对人感情与心理的冲击。文中的主人公对爱情态度是袖手看其归去,他们潜意识中不愿挽回爱情的逝去。在《第一次亲密接触》中如没有主人公对患病女友真实身份的寻找,则毫无波折没有那么强的感染力。”台湾漫画大师朱德庸曾总结“城市醋溜族”的爱情时说:“爱情就像一盆洗澡水,时间久了会变凉。即使你不在乎水温,泡久了,皮肤也会起皱。”而痞子蔡作品的主人公“泡一下”也不愿意。尚乐平说“套句女作家张洁的话,痞子蔡表现的是‘人生初期伤愈后的皮肤痒感’。”

痞子蔡“脱网”了吗

也有读者对痞子蔡的作品有一些失望。他们说在痞子蔡中读不到网络时代的特征,再没《第一次亲密接触》叙述语言带给人们的刺激和新鲜。的确,痞子蔡曾带来一次“网络语言”的大流通,如果不知道几个网络符号的人会被嘲笑。而现在在痞子蔡作品中新鲜表述方式消失,不能全认为是作者的责任。毕竟现代传统阅读方式还占主流,对于“网络文学”这一新生事物而是要拭目以待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